|蛻變中的老街:
大稻埕北街的文創與地方發展|

部分照片由葉守倫老師提供
聽說過「大稻埕」這個名字的由來嗎?
這片地區在清朝曾經是稻米收成時曬榖的場地,因而得名,平時則是農業交易的場所。後來由於茶葉、布料與其他各行各業興起,在大稻埕變得越來越繁華的同時,原本與稻米、糧商相關的產業也漸漸消失,現在只有在北段才稍微能夠窺見一二。
從大橋頭捷運站出發後走入迪化街北段,大多數的人第一印象應該都會覺得與霞海城隍廟前的中藥街、中段的南北貨相較之下冷清不少,不過仔細瞧瞧,會看到北街有越來越多新創商店進駐,與樸實的傳統店家共存,形成相當有趣的街頭景色。在走走逛逛這些店舖的時候,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這些新創店家大都選擇落腳於此呢?
讓我們跟著在大稻埕世居五代後回到老家的稻舍創辦人葉守倫,走入不斷變化中的迪化街北段,聽他娓娓道來低調安靜的北街不為人知的故事,並直擊一新一舊兩間在地店家,從深耕在地的老舖與近幾年進駐老建築的新店,兩個不同角度深入探討蛻變中的大稻埕懷舊區域。
費 用 包 含|
1. 講師費
2. 無線導覽機
3. 公共意外險
4. 營業稅
備 註|
導覽員及導覽路線以當日現場狀況為準。
■ 企業學校客製預約
中英日語導覽|手作體驗|團隊遊戲|親子活動